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向与路径,提升教师评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月11日下午,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办了2023年东莞市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研讨暨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活动,活动主题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性评价”。
本次活动特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化学教研员、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评审专家申燕博士分享她对化学试题命制的实践与理解。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崔雪芹老师、东莞市高中化学命题研究会成员、东莞中学化学科组全体教师等人员参加了活动。活动由东莞中学高中化学科组长吴宗志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由开幕和专家介绍、申燕博士讲座、崔雪芹教研员总结三个核心环节构成。
活动开始,东莞中学化学科组长吴宗志老师作为主持人,对专家申燕博士、市教研员崔雪芹老师、市高中化学命题研究会成员、与会教师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阐明本活动旨在通过学习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素养导向的评价设计能力。
活动第二个环节,申燕博士向大家作了主题为《素养导向的命题和测评思考》的讲座。讲座从试题的理解、试题的命制、试题的测评三个方面展开。申燕博士首先从理论的高度对试题的理解展开讲述。她结合多个命题研究者的理论和观点,从中凝练出试题的组成要素包括立意、情境、设问,基于此她详细阐释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4个命题原则: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承接对试题组成要素和命制原则的解读,申燕博士将讲座推进到第二部分——试题的命制。在这一部分,她从解读素养目标、选择真实情境、设计实际问题、关注命题技术这4个方面全面详实地进行试题命制技术分享。首先对于素养目标的解读,她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一素养为例,分享其所在命题组对学业质量水平的解读方法——“分类比较”法,又展示了王磊团队关于有机物主题学业质量水平研究,为教师们理解核心素养的评价提供了思路。其次,在选择真实情境方面,她按照“试题素材的参考文献出自哪里”“如何寻找命题素材”“利用什么关键词进行检索”“如何确保文献可信度”4个问题的逻辑展开介绍,分享了她对历年高考题中电化学试题的文献来源分析研究,“中国知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等多种寻找命题素材的渠道,在题干中寻找关键词、对文献中的数据多质疑多验证等具体可操作的试题情境选择方法。
对于如何设计实际问题,她以自己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为例,展示对高考试题的多个研究视角,比如对高频考点和题型进行总结、对高频考点和设问方式进行分类、对题目创新之处进行总结等。最后,申燕博士强调命题者还应该加强对命题技术的关注。她同样用多个例子,接地气地提醒教师们在命题时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改进:情境与设问的融合程度;注意信息的给予方式;题干和选项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不暗示、不矛盾;选项应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等。
讲座最后一个部分,申燕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试题的测评功能进行介绍。譬如,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思维层次与学生成绩相关度进行研究、分析各试题类型的难度系数来评价学生学习水平、构建二维进阶评价方式并通过“思维综合值”揭示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等。
活动第三个环节,由东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崔雪芹老师进行总结。崔雪芹老师对能邀请到申燕博士这样具有极高研究热情和专业水准的命题专家到东莞开展讲座表达了感谢,希望老师们会后能对本次讲座内容好好理解消化,切实提高命题水平。另外,崔雪芹老师鼓励老师们不仅要在考试命题中向新课标看齐,在平时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中也要加强素养导向的命题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关键环节之一在于评价设计。无论是终结性评价还是过程性评价,都需要命题者站在素养培养的高度,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命题,才能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真正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此次东莞市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研讨暨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东莞中学)活动干货满满,必将助力东莞市教师们化学评价设计水平再上新台阶!